您现在的位置:内容 >> > 新开传奇网站 >> 寻葛游记 >> 正文

寻葛游记

作者:admin 日期:2016-5-16 10:50:14 人气:
 进入农历十月,大山深处的野生葛根完全成熟了,在仙山圣水一般的葛,挖葛的季节到来了。

  为了记录野生葛根粉的制作过程,验证野生葛根粉的品质,我们需要前往乡下,到山里去,用摄像机和照相机进行全程记录,这就有了那次难忘的深山寻葛之旅。

  根据电话约定,我们驱车抵达永定区沙堤乡龚家垴村杨勇的家里。可是,我们到了以后,才得知杨勇的爸爸杨德后,清早就徒步去了合作桥乡,到岩口村旁边的大山里挖葛去了,还没有回来。

  我们再驱车前行,穿过新桥镇、合作桥乡的集镇,抵达岩口村,沿着乡村小道,朝着高高的大山爬行。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叫做付宝塔。村村通公路很陡,很窄,坡度很大,弯道很多,七弯八拐,一个山坡接着一个山坡,好像没有尽头。葛,没什么,就是山多。

  终于到了村道公路的尽头,旁边有两户人家,一问,没错,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挖葛,不过,还在后面的山里面。

  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弃车徒步上山,沿着当地人家指引的方向,爬山去找。

  翻过一个比较大的山垭,歇息一会儿后,我们朝着高高耸立的付宝塔山,使劲地喊:杨德后,杨叔叔!你在哪儿?你在哪儿?

  青山叠影,空谷回音,隆冬时节,山垭上的风很大,我们的喊声也跟着风,飘得很远很远。

  一会儿,对面大山的东边,传来回应:听到哒!听到哒!就来哒!就来哒!

  可是,只闻回应,不见人影,真是望山跑死马。望山跑死马,是葛的俗语,意思是说,两座大山之间的距离虽然看得见,感觉不远,可是要从这座山到达那座山,一匹骏马跑起来都可能会累死。

  山垭上,风依然很大,也很冷,我们只得回到半山腰,到村道公路的尽头去等。

  太阳西沉,暮色笼罩,眼看天就要黑了,我们才等来杨德后叔叔一行两人,他们每人都挑着两大捆野生葛根,锄头挂在扁担上,在冷冽的寒风中,满头热气腾腾地朝我们走来。打过招呼后,他们两人卸下担子,放在路边。走上前,我们询问,两个人都挑了多重。回答说,加上锄头和扁担一起,每人负重不低于130斤。130斤?这么重!我们都惊呆了!我心里一颤,这么重的担子,打死我,我也挑不起来。

  杨德后叔叔说,每100斤生葛加工不到7斤干葛根粉,我这一担还搞不到10斤干粉,不挑这么多,我们这一趟就白来了。

  我发现一个不易察觉的细节,他们的扁担上,有不明显的新鲜血迹。在暮色中,这不容易发现,但我看出来了。我走近杨德后叔叔和他的同伴,仔细打量他们的手,他们的两双手,十分粗糙,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裂开了一道道的口子,大一些的口子正在往外渗血。

  我心疼地说,疼不疼,要不要赶快去找创可贴,贴上。

  杨德后叔叔说,不要紧的,习惯了。

  照往常的规矩,即使是这个时候了,杨德后叔叔和他的同伴,要挑着重达130斤的野生葛根徒步返回沙堤乡龚家垴村,要走四个多小时,到家时,就是半夜三更了。而我们的采访车,已经是人员满满,器材又多,坐不下人了。为了配合我们的拍摄,杨德后叔叔主动提出他们包个车回去。

  在村道公路的尽头,刚好回来了一辆三轮车。本来可以讲价讲到50元,可为了方便我们,杨德后叔叔不得不答应三轮车司机60元跑一趟的要求。换做是我们,在农村,10块钱的包车费,自己挣来不容易,也是很看重的。

  把四捆野生葛根搬上三轮车,把锄头和扁担搬上车,杨德后叔叔和他的同伴,也跟着爬上了三轮车。出发的那一刻,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山去。

  山里的冬季,天很快就黑了下来。

  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两盏车灯,一前一后,盘旋下行。夜色中,望着我们前方的三轮车和车上的杨德后叔叔两人,我们无法想象他们两人如果徒步挑着野生葛根回家,该是一种怎样的艰辛!走不起了,可以歇下来。歇息好了,身上来劲了,再走。渴了,就喝路边的山泉水。那么,饿了呢?我们不敢往后面想。

  在我们一路感慨中,终于到了沙堤乡龚家垴村,到了杨德后叔叔的家中。把野生葛根卸下车后,杨德后叔叔来不及歇气,准备根据原定计划,继续配合我们的拍摄任务。可是,我们放弃了,我们决定明天再来。我们叮嘱杨德后叔叔和他的同伴,赶快吃晚饭,洗个热水澡,好好休息。因为,此刻,他们两人又冷又饿,最好的配合就是好好休息。

  第二天,我们一行又来到了龚家垴村,来到了杨勇的家里。杨勇的爸爸妈妈,早早地侯在了门前,热情地招呼我们到院子里去。

  我们品赏完杨勇妈妈亲手给我们冲泡的野生葛根粉后,杨德后叔叔招呼我们大家围拢来,请我们用镜头记录野生葛根粉的原始工艺制作全过程。我们知道,舌尖上的葛根粉,将在我们面前完美地一一呈现了。

  清洗,捶打,捣碎,粗渣过滤,细渣过滤,添加管仲,沉淀,深层去泥,翻缸,二次沉淀,过滤污水,再次翻缸,三次沉淀,整体自然晾干,揉团成坨,包坨,捆绑,最后置于通风处晾干。

  整套工序下来,不低于18个环节,历时3到7天。其中,有两个环节,十分重要,第一个是如何添加管仲,第二个是翻缸。

  管仲,是我们葛的一种中草药,它的作用主要是让葛根粉尽量从葛根藤块离析出来,并尽量去掉葛根粉中的深度泥沙,减少杂质。捣碎管仲的粗细程度,兑入的比例,都有科学的核定。多不得,少不得,完全要靠加工葛根粉的多年经验积累,才能掌握准确。质量上乘的正宗野生葛根粉,具有天然的泥腥味和自然的凉意。如果管仲放多了,这些味道就没有了。如果管仲放少了,葛根粉的杂质就多了,冲泡出来的葛根粉颜色也不好看,吃到嘴里还硌嘴。

  翻缸,是一个烦人的工序,耗时耗力,为了利用物理方法,不断去污沉淀,沉淀去污,需要将葛根粉不断在不同的水缸中倒来倒去,一直倒到葛根粉的纯度越来越高。最多的次数,可以达到七次沉淀,七次翻缸。

  一天下来,我们仅仅见识到了全套工序的一半,却已经让杨德后夫妇和我们都累得半死。

  在拍摄记录过程中,我发现,杨德后叔叔的手上,依然开着很多裂口,没有包扎,也没有贴上创可贴。我知道,在农村,我们的父辈们都是这样,裂口开了,只等自然愈合,再裂开,再愈合,循环往复,老茧丛生。

  杨勇是我的朋友,他的老婆汪华丽,曾经与我是葛景区的同事,现在是一名优秀的国证导游员。在完成拍摄记录之后,我们辞别杨德后夫妇,回葛市区的路途,我给汪华丽打了个电话。电话中,我表示,杨德后叔叔的所有葛根粉我都会收购,无论多少。汪华丽在电话中告诉我,她曾经劝说过她的公公杨德后,年纪大了,可以在家好好休息,他们两口子完全可以养活父母。但老人家不答应,老人家一辈子辛勤劳动,停不下来,习惯于靠山吃山,进山挖葛,制作野生葛根粉。

  我在电话里告诉汪华丽,你家公公婆婆制作的野生葛根粉,不是普通的葛根粉,那是爱,大爱,土家人的爱,葛人的爱,中华民族的爱,对儿孙的爱,勤劳朴素的爱,感恩自然的爱。我一定会秉承你家公公的工匠精神,把葛的正宗野生葛根粉销往五湖四海,让葛的爱遍布全世界。   




对于复制转载文章申明:为了尊重著作人的成果,复制本文内容请带上来路地址,www.shunlow.com 谢谢!
网站首页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www.shunlo.com(视频频道) 友情连接QQ: admin@shunlow.com 网址: www.shunlo.com  页面执行时间31.7500秒 查询数据库588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