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容 >> > 传奇私服发布网 >> 远去了的厨房屋 >> 正文

远去了的厨房屋

作者:admin 日期:2016-2-18 12:17:21 人气:

 民以食为天。民之食主要是饭和菜,做饭菜之屋称厨房,我们乡下还习惯称厨房屋,也许是厨房大、功能多吧,而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主件,因此也称灶屋。

  二十世纪末以来,厨房屋这一概念的内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远在黄帝时代,仓颉始造文字。在诸多文字中,有个“庖”字,为“广”、“包”结构。“广”,古《辞源》释为“左边斜下”之屋,即后人所说的偏檐屋。“包”,古《辞源》释为“容”。容纳一家人造食进食之所,当然是厨房屋。它的产生和存在,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2300多年前庄周作《逍遥游》,文中产生“庖丁解牛”和“越俎代庖”两个典故。其中“庖丁”,古《辞源》释为“司厨者也”。周朝的帝王们对厨房十分重视,周公作《周礼》,制定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其中“天官”即辖有“掌膳馐”的“庖人”官位。远古,司厨者多为男性,但也有女性。可后来一些士大夫高傲,认为在厨房做饭菜是下贱之事,多推给女人。《玉台书史》曰:“京师中下之户,每育女,教以艺业,用备士大夫采择娱侍,就中厨娘为最下色。”《野客丛书》则曰:“厨役为行下儿所为。”孟子作了个结论:“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后人受其影响,规定妇女要“三从四德”,将“妇功下厨房”列为“四德”之一。唐诗人王建嘱咐《新嫁娘》要“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一度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女儿经》,将“做茶饭”作为毕生要务,教育女儿们从小就要学习。男女根据体力条件作适当分工是对的,但将“厨役”作为下贱之事一味推给女人则不公平。实际上,我国几千年来的厨房工作基本上是妇女担当,应向她们致敬。

  厨房工作,主要是煮饭炒菜,并不艰巨,难度在于一日三餐,年年月月,一生到头,都得坚持。每日早晨起来,就得挽个草把,用火钳刨开火坑里的柴毛灰,从中夹一个火种放在草把内,吹出火焰,将草把点燃,放进灶孔。用火钳将中间刨空,让它燃烧。接着加梗子柴,仍拨空中间,不让它成为实心。接着给锅里上水,水的多少根据吃饭人多少而定,或少半锅,或半锅,或大半锅,但不能满,否则米煮之后体积胀大,会从锅中溢出。水烧热后适量酌米,米煮软之后要滤米汤。滤在旁边锅内,或滤在端盆内,先在上面搁一个井字型滤架,再搁上簝箕,用水瓢将潦浆米饭舀出,倒在簝箕内过滤。舀完后洗锅,上甑脚水,水热后清洗甑底和周边,端起簝箕,将饭用筷子赶入甑中,放上甑盖,然后加柴增大火力,直蒸得甑盖下部边缘汽水直滴,表明饭已蒸熟,可以端甑了。为充分利用火力,节省时间,可以在甑脚水里揸白瓜、萝卜、豇豆等菜,在甑内饭上放香肠、血豆腐、苦瓜等菜,一同受蒸。端甑后,洗锅再炒。普通农家,煮早饭约两个小时,要煮足供一天吃的饭,中晚餐则炒现饭吃。炒菜的佐料和工艺,古今变化不大。几乎所有农家都要养猪,往往人与猪先后同锅造食,但煮一次猪食可用数日。

  一般农家厨房,器物较多,如煮饭炒菜用具、烧火剁柴用具、挑水用具、吃饭用具等。主要是哪些?我们祖先通过几千年厨房事业实践,认为最重要的是灶、柴、水,把这三位请上了神龛——1949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神龛,供家神菩萨,正中用红纸条竖写“天地君亲师位”,两侧则用小红纸条分别竖写“九天司命太乙府君”和“搬柴童子运水郎君”,外两侧写“×氏历代祖先”和“家奉福神香火”。点名供奉的八位神灵,厨房里占了三位。

  灶,砖土结构,有单灶、连二灶、连三灶,有烟囱的灶、无烟囱的灶。灶上安锅,有瓮锅、耳锅、油三锅、油四锅、油五锅。灶的左右侧,可以一方紧靠墙壁,而前后必须留空。因为灶门前要坐人烧火,要放柴剁柴,灶后要站人操办饭菜。这灶,是构成厨房的主件、主体,是统率厨房的核心、灵魂。我国农村,古时多称一家之主叫“主东”或东道主、东家、房东,为体现灶在厨房的“主东”即东道主、东家、房东地位,灶门必须朝东。司命菩萨乃是灶神,本为天上星宿,被玉皇大帝分派到各家各户监督主人,官名曰“太乙府君”,虽只是个家长级的芝麻官,连副科级都够不上,可他“司命”,权力大。晋葛洪著了一本《抱朴子》书,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百日也”。这就是说,他所在家庭的主人有100天到300天的寿命掌握在他手中。所以家庭主妇每年腊月二十三“月晦之夜”要送他上天去向玉皇大帝“白”“罪状”,腊月二十九日晚上接回来。这两夜,都要把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设香案,摆盘碟,内放茶叶五谷果品,装香烧纸,磕头作揖。送他上天之夜,还要烧与他有密切关系的附近寺庙和尚送来供他书写家主“罪状”的“灶疏”。烧时主妇要念念有词:“送司命菩萨上天,好话多说。”与此同时,锅里洗涮干净,放个碟子,点上清油灯,给灶神照路,以免摔跤。而平时主妇做饭菜,不能用刷帚挞锅灶,因为刷帚是“千条棍”,挞灶就是挞灶神,就会构成“罪状”招致“夺纪”、“夺算”。至今有的老人还叮嘱向贪官有请求的子女要像送司命菩萨一样,“好话多说”。公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全国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千家万户被搬锅,被毁灶,结果饿死了几千万人。

  柴与砖土结构之灶同生共荣,烧了几千年。我们祖先发明了一条成语叫“薪火相传”。庄子在《养生主》中说:“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薪者柴也,以供燃烧,世代不绝。古人谓厨房要素为柴米油盐菜,柴居首位。古时称砍柴者为樵夫。武吉卖柴,写上了《封神演义》;刘海砍樵,成了长沙花鼓戏;而今张家界天门山旅游公司拿着自己山上许多固有神话故事不研究运用,把长沙的“狐狸精”请来,搞了个《天门狐仙》,副标题叫《新刘海砍樵》,炒得火热。许多清高的古文人称自己的大门叫柴门。在外多年的唐诗人杜甫归家后就写有“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诗句,脍炙人口。昔日千千万万的农民每当农闲,便去砍柴,家家房前屋后,码满柴堆。柴是弄饭菜的能源,灶门前不可一日无柴。我少年失学在家,几乎天天砍柴,渣子柴、梗子柴、草把柴我都砍过。1949年夏,14岁的我挑一担枞柴走30多里路上街卖,国民党122军三四五师的“篾脑壳”(戴篾织头盔的军队)买了,当我挑进营房要钱时,他把枪机几翻,怒问我:“你要不要命!”我尿都吓洒了,一路哭着回家。由于家家砍柴,日日砍柴,年年砍柴,只砍得童山濯濯。我1950年进大庸县城读书,看到北门坡、子午台、回龙观等处的茅草都砍光了,全是裸露的岩和土。大办公共食堂时,为了烧柴,把屋前屋后的风景树也砍光了。时至今日,对“薪火相传”,只能用它如老师教育学生一代代相传的喻意,其本意应予否定,因为如果再无节制“伐薪”烧火煮饭弄菜,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将受到毁灭性破坏,受害者最终是自己。

  厨房里既不可一日无柴,也不可一日无水。昔日无论城乡,饮用之水皆从溪河或水井挑来。今张家界市城的前身大庸县城居民的食用水,虽家中有阴井也因污染有臭味,而挑河水饮用。每日清早,南门大码头有挑水卖的汉子三三两两,用水桶挑着河水蹬上石级上街叫卖:“河水哟——河水!”颇有节奏。农村则普遍“凿井而饮”,天天早晨挑水,倒入水缸储备,供一天饮用。家家厨房都有水缸、水桶、水瓢、扁担。县域西部青安乡,地质构造恶劣,自然溶洞多,山体留不住水,只好走十多里乃至二十多里的山路,下澧水河挑水,一天挑二至三担。厨房之水,除煮饭、烧茶外,一水多用,洗菜后、洗衣、洗脚、喂牛,不可浪费的。

  追惜抚今,中国大地自从批判两个“凡是”,推行改革开放,把经济建设放到中心位置以来,三十多年,家家户户,厨房面貌巨变:砖土结构的烧柴之灶,城市绝迹,农村依稀,绝大部分以煤气灶、天然气灶取代。油三锅、油四锅、油五锅除个别农家保留煮猪食外,绝大多数不翼而飞。饭甑、滤架、簝箕等煮饭器具,也随之不见,而以电饭煲、高压锅取代。厨房内很少看到柴、吹火筒、火铲、剁刀等烧火用具,它们均以煤气和电取代。水缸、水桶也少见了,城市居民以自来水取代,农村大部分农户则利用塑料管引来山泉,源源不绝流入家中水池,且免交水费。

  那三位厨房神灵也溜之大吉,也许是它们识时务认为应该退休,勿须迁怒,所以全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在不断提高。




对于复制转载文章申明:为了尊重著作人的成果,复制本文内容请带上来路地址,www.shunlow.com 谢谢!
网站首页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www.shunlo.com(视频频道) 友情连接QQ: admin@shunlow.com 网址: www.shunlo.com  页面执行时间21.6719秒 查询数据库4032次